特朗普淡化经济衰退担忧 强调“过渡期”与未来“表现出色”
2025-05-03
在美国经济增长放缓、消费信心降至低谷之际,前总统特朗普选择通过“过渡期”的说法来重新塑造公众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理解,试图在一片悲观预期中注入信心。这一表态不仅是一种安抚,也折射出其在经济治理压力下的舆论应对策略。
强调“短痛换长治”试图稳定情绪
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特朗普承认短期经济可能会经历某种程度的衰退,但强调“一切都没问题”,并称当前处境是“一个过渡阶段”,美国“会做得很出色”。这番说法随后也出现在他当天的Truth Social帖文中,并配合对就业市场表现的积极评价。
这种表态明显意图将当前困境转化为“阵痛期”叙事,进而为政策耐心争取空间。在通胀、就业和关税政策遭受质疑的背景下,特朗普试图构建一个“黎明前的黑暗”式论调,以淡化短期冲击的政治成本。
与数据现实的落差难以忽视
然而,特朗普所描绘的“正在转好”的经济与最新数据之间仍存在不小的落差。虽然他声称美国“没有通胀”,但现实中4月数据显示物价仍在高位运行,且上涨速度超过美联储此前预期。汽油、住房和食品等关键领域的价格压力依然显著。
就业市场方面,虽然失业率仍处于低位,但新增岗位增速已有放缓迹象。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,4月招聘广告数量创下半年新低,而招聘总量几无起色。尤其在政府与运输行业中,岗位需求显著下滑。
此外,商务部公布的GDP初值更显示美国在一季度出现三年来首次经济萎缩。分析认为,企业在关税正式生效前的“抢购”行为掩盖了实际需求走弱的本质。这一趋势若延续,将削弱特朗普所鼓吹的经济基本面“强劲复苏”论调。
呼吁美联储降息背后的策略逻辑
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中再次呼吁美联储降息,表面看是对货币政策迟滞的不满,实则也可能出于政治策略考量。一方面,他希望通过货币宽松刺激经济以提振民意支持;另一方面,降息呼声也可为当前经济减速“甩锅”至鲍威尔领导下的联储体系,延续其一贯的“外部归因”战术。
不过,根据CME美联储观察工具,市场普遍认为联储在近期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接近100%。而6月降息的可能性也已从一个月前的60%降至当前的34%。投资者对联储应对通胀的决心仍有信心,反映出政策空间收紧的现实考量。
民调下滑带来政治压力
民意层面的波动也反映出特朗普经济话语权正面临挑战。最新路透社/益普索民调显示,其执政满意度从上任初期的47%下降至42%。这5个百分点的滑落在选情博弈中不容忽视,尤其是在经济问题成为选民首要关切的背景下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文章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